当前位置:每日教育网 >> 网络热词 >> 文章正文

问题孩子怎么引导(敏感的孩子怎么引导)

发布于:2021-09-20 被浏览:795次
问题孩子怎么引导(敏感的孩子怎么引导)

不吼不叫的家教方式,是一种相互信任的家教方式,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。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的是人生的指引者,而不是掌控者。在和孩子的相处过程中,父母更多的是应该引导孩子怎样走出心理误区,怎样改正错误,而不是替孩子决定一切。不吼不叫的教育方式同时还是一种对孩子的尊重和鼓励。这样,孩子在父母那里感受到的就是温暖,就是积极、正面的力量。

下面从3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不吼不叫的教育方法:

1、父母犯错也要向孩子道歉

2、父母要懂得有效地引导孩子纠正错误

3、不能对孩子管制太多,应该给他自由的空间

一、父母犯错也要向孩子道歉

在生活中,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父母这样抱怨:“今天我的孩子又不理我了,因为我早上出门很急,不小心把他心爱的玩具汽车踩坏了,他就急得哭了,并说我是个坏妈妈,要我赔偿。我听了很生气就训了他几句,明明是他自己没有把玩具汽车收好,怎么能怪我?然后他今天一天都没跟我讲话。”或者是:“我们家孩子今天被我发现偷偷躲在厕所抽烟,他才多大点的孩子,就学人家抽烟,我气急了,骂了几句,他就跟我翻脸,说爸爸也抽烟,怎么不说他。”这些现象表明,孩子很容易受父母影响,父母怎么做,他就跟着怎么做。因此,父母应当在意识到自己犯错的时候,及时向孩子道歉,然后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,只有这样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。

如果是父母犯了错误,要敢于正视错误,改正错误,并向孩子道个歉,这样会让孩子更加亲近父母。另外,父母主动认错也会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尊重。但是,要如何道歉才能帮助家长们改善亲子关系呢?

在此,向家长们提供以下3点建议:

(一)真诚地认错,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愧疚

生活中,父母做错了事情,要想得到孩子的谅解,不是一句简单的“对不起”就可以解决的。因而父母在向孩子道歉的时候,要记住带着真诚,让孩子从内心感受到父母的愧疚。比如说,本来跟孩子约好了这周末带他去游乐场玩,但是因为公司临时安排出差,而且不能不去,那么等孩子放学回家时就应该跟孩子说:“宝贝,妈妈这礼拜要去出差,不能陪你去游乐场玩了,妈妈也很伤心,对不起,这次就让爸爸带你去好不好?等妈妈出差回来再陪你去。”父母这样说的话,孩子就能感受到诚意,就会感受到父母的苦衷。另外,父母向孩子道歉时把“对不起”放后一点,把解释提前一点,这样道歉的效果就会好很多。

(二)道歉要趁早

大家都知道,做什么事情都要趁早,不然一切都晚了。那么父母犯了错,也要及时认错,否则时间长了会给孩子留下难以消除的阴影。在生活中,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做错事了,常会不问原因,就劈头盖脸地先骂孩子一顿,事后发现错怪了孩子,做父母的也拉不下脸来向孩子道歉。孩子的委屈和愤怒就会积压在心里,认为父母不讲道理,于是和父母产生就会隔阂,不愿意听父母的话了。因此,家长们千万要记住,道歉要及时,晚了就追悔莫及了。

(三)应该意识到言传身教的重要性

父母犯了错,就应该主动认错,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对父母心服口服,另一方面父母能够以身作则,可以促进孩子正视错误,勇于承担责任,并能使孩子意识到犯错误后要及时改正的重要性,从而避免以后再犯。

二、父母要懂得有效地引导孩子纠正错误

在成长的道路上,每个人都免不了会犯错,何况是孩子。那么当孩子犯错时,父母就应该理智地面对孩子的错误,而不是对他大吼大叫,挖苦他、讽刺他,这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。尤为关键的是,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不应该关注孩子犯了什么错,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,而是应该引导孩子纠正错误,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。 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:孩子因为看到其他孩子拿的玩具新奇,于是去抢别人的玩具,把其他孩子弄哭;或者孩子觉得公园里的花朵很漂亮,就想占为己有,便把花草连根拔起等等。遇到这类事情,许多父母都觉得无力应对,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孩子不争气,另一方面又找不到有效的教育方法。于是没有帮助孩子认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,没能及时纠正,从而导致孩子重复犯错。其实,大多数孩子犯错都是无心的,在错误发生后孩子内心也会难受,如果这时父母再责备他,他更会感到委屈。因此,当孩子犯了错的时候,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,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、随意责备。相反,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,控制好情绪,等自己已经完全平静下来的时候,再来和孩子详谈,让孩子感到父母的意见是公正、客观的,这样才能使谈话继续下去。因此,在孩子犯错后,如何有效地引导孩子走出错误的困境,就成了每个父母必须要做的事。

举例:贝拉是个五岁的小女孩,刚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就和别的小朋友打架,还把人家的脸给抓破了,老师觉得贝拉很难管教,就打电话给贝拉的妈妈,让她把贝拉带回家去。贝拉的妈妈是个都市白领,每天忙得焦头烂额,正不巧今天还碰到一个刁蛮无理的客户,更是让她头疼不已。接到老师的电话时,她当然十分生气,和经理软磨硬泡了很长时间才请到假,于是急匆匆地赶到幼儿园,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,还得一个劲地向小朋友的父母赔礼道歉,并赔偿医药费。从幼儿园走出的那一刻,她就把女儿的手甩开,不让她牵。


贝拉也知道妈妈生气了,不敢开口说话,只是静静地跟在妈妈后面。回到家后,贝拉的妈妈也不跟女儿说话,她准备晚餐,并让贝拉去房间面壁思过。

等到吃完饭后,她才开始询问孩子:“告诉妈妈,今天为什么要和那个小朋友打架?”贝拉在幼儿园的时候不管老师怎么哄,怎么训斥,她都不说原因,只有在看到妈妈的时候才哇哇大哭。贝拉的妈妈看到女儿泪眼汪汪地望着自己,心顿时就软了,也没当面责备。于是平心静气地问道:“你为什么打架?”贝拉小声地说道:“他骂我是没有父亲的野孩子。”听到贝拉无力的争辩,妈妈心里顿时不好受,因为自己年轻时犯的错,一意孤行要把孩子生下来,而现在要孩子来承担后果,贝拉的妈妈觉得心里有愧。“妈妈不是说过吗,爸爸出国了,在国外有很多事情没办法回来看贝拉,但是爸爸每个礼拜都会给贝拉寄信啊,贝拉怎么可能会是野孩子呢?”她安慰道。“可是我都没有见过爸爸的照片,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接送,就我没有。”贝拉委屈地说道。“贝拉要知道,爸爸妈妈都很忙,贝拉是个懂事的好孩子,会理解妈妈的,所以妈妈才放心让贝拉一个人去幼儿园,而且妈妈相信贝拉。”贝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。“但是话说回来,贝拉跟那个小朋友打架是不对的,那个小朋友是有错在先,但是贝拉不该打人家,还把别人的脸抓破了。不管因为什么,总有更好的解决方法,用武力去处理问题,这是不对的。明天去幼儿园后,先向那个小朋友道个歉,然后再向老师认错,以后不准再打架了,要和老师、同学好好相处,知道了吗?”贝拉诚恳地点了点头,并答应道:“妈妈,我错了,我以后再也不会跟别人打架了。我会好好道歉认错的,让妈妈更加爱我。”贝拉的妈妈感到很欣慰,把女儿紧紧地搂进怀里。

后来,贝拉果真说到做到,再也没有跟别人打过架,还和那个打架的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,老师也对她赞不绝口。

由此可以看出,贝拉的母亲无疑是位理智的好母亲。她知道在自己生气的时候跟孩子沟通很容易以偏概全,造成对孩子的误解,所以选择先让自己冷静下来,再和孩子沟通,让孩子相信自己,感受到她的真诚,这样孩子才会说出实情,而等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再进行引导,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。

因此,孩子犯了错时理智的父母应该这么做:

1、面对孩子的错误,应当控制好自己的情绪

孩子还小,犯错误很正常。看到孩子做错事,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气,然后就是责备,甚至打骂孩子,但是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往往是人们用一辈子也无法挽回的。正确的做法是: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,等自己冷静下来后,再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,引导孩子纠正错误,这样的教育方式才会有效。因为良好的情绪,能够使亲子关系变得和谐,并能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离。

2、拒绝简单、粗暴的纠错方法

孩子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,这时候父母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。因而不管孩子犯了多大的过错,父母都不能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批评,更不能粗暴地对待,这样不利于孩子纠正错误,还可能影响亲子关系。这时父母可以采用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引导,这样既可以减少孩子的反感,又有利于帮助孩子认识错误,进而改正错误。

3、不过分责备孩子

孩子犯了错,大多是无心之过,这时孩子心里也不好受,怕挨骂,所以说话格外小心翼翼。如果父母在明知道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的情况下,还对孩子大吼大叫,则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,甚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对此父母要有效地引导孩子纠正错误,不要动辄对孩子大吼大叫,而要让他们自己意识到错误并改正,这才是父母应当做的。

4、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

孩子做错了事,父母不能事事都帮他补救,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。以后孩子一旦犯错,不是自己首先想着怎么补救,而是找父母帮忙,长此下去,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,事事都依赖父母。所以父母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,让他们自己发现错误,只有自己知道做错了,才会记得并改正,避免以后再犯。

三、不能对孩子管制太多,应该给他自由的空间

“孩子大了,越来越难以管教了。”这是大多数父母的心声。正是因为孩子从小被束缚太多,压抑得太久,所以一旦孩子进入心理叛逆期,就不愿再听父母的话做个乖小孩,而是不愿服从父母的管教,喜欢特立独行。现如今青少年打架、斗殴、偷窃的行为显著增多,究其根本原因,大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。许多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育限制他们这不能做,那不能做,因为管制得太多,就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,这样让孩子无法理解其中缘由,只知道一味地服从。孩子一旦不合父母心意,犯了错,父母通常都是采取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,而不顾及孩子的感受,更不知道原来是自己约束太多导致的。所以,广大父母们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,不要限制太多,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私人空间。

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优秀的人,所以如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各种技能的培养,然而很少有父母能为孩子想一想:“孩子究竟喜欢什么?孩子适不适合做这个?”要知道,孩子不是超人,不是每种技能都是他的强项,做不好也不完全是他的错,其实,父母应该好好反省自己,认真地想一想硬逼着孩子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,是不是真的为他好?

儿童心理研究学教授杨广学对此特别指出,在严厉管教下成长的孩子,会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和管理能力。因此,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,因为家长过度地溺爱或管教孩子,很多事情都由父母一手包办,不让孩子动手,导致许多孩子只知道学习,对生活、社会一概不知,很多孩子上了大学都不会自己洗衣服,不了解社会,个人独立性很弱,管理能力更差。

法国著名教育学专家卢梭曾经说过:“教育孩子,要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,而不是让孩子做父母喜欢的事情。”可是,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喜欢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决定,对孩子的选择、意愿完全不顾,喜欢掌控孩子的一切,对孩子限制太多,从而导致孩子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,这样孩子越长大,叛逆心就越强,自然就跟父母的关系也不再融洽。

而大多数父母则认为,不严加管教,孩子就不会成器。殊不知,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天才的消逝。所以对孩子管制太多,忽视孩子的个人兴趣,让孩子按父母的意愿做事,会导致孩子没有个人成长的空间。而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做事情,一旦犯错,就会招来父母的责骂,这更加给孩子带来了心理压力,让孩子无法全面健康发展。

实际上,孩子是需要“放养”的,如果对他们限制太多,管教太多,会给他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。其实,孩子们最希望的,是父母能够给他们一点私人空间,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,而不是做父母想让他们做的事。

所以,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
(一)多信任,少管教;多放权,少施压

诸多事实证明,严加管教中长大的孩子,无法独立;施压中长大的孩子,常常焦虑。只有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,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;只有在放权中长大的孩子,才有高度的责任感。许多父母小的时候和孩子生活的时代不同,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孩子,于是对孩子管教太多,却未曾想到这样会让孩子以后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无所适从,找不到自己的兴趣,进而失去自信。而且如果施压太多,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,甚至严重到自杀或患抑郁症。因此,父母应当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私人空间,让孩子去面对自我,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。

(二)尊重孩子的选择

父母不应当对孩子管制太多,这样会剥夺孩子犯错的权利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。在人生的成长中,许多东西,总要亲自尝试后才能知道,才能懂得。这些广为人知的理念早已向父母表明:孩子的人生应由他们自己做主。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,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成长,这样才能帮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并努力改正错误。

(三)多授渔,少授鱼,少说教

俗话说: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”意思是说,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,还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。所以父母只有让孩子在不断的犯错中学习,积累经验,才能真正掌握方法,获得成长。

来源:樱桃